当前位置:首页 > 初中作文 > 初二作文 > 内容页

倾听

【篇一:聆听父亲的教诲】

在这个世界上,我聆听过许多声音:大海拍打岩岸的撞击声,小溪潺潺的流水声,小鸟在林中的歌唱声,寒冷刺骨的北风声……

不过,我所听过最美的声音莫过于父亲的教诲声。

我小的时候,父亲常常教导我,教导我在学校要听老师的话,教导我要交好的朋友,教导该如何讲礼貌,见到老师说声好,家里来客人了要叫叔叔阿姨,要听家长的话,当我不小心打翻了饭碗时,父亲威猛的身影就走了过来,对我一顿责骂……

小时候感觉父亲的教诲是凶狠的。

在我稍稍懂事的时候,父亲已经没有以前那样每天教导三次了,只有在我没考好和做错事的时候才说一说,也只是告诉我该怎样努力学习,不再犯错。之前我还以为父亲怎么了,到后来我才想通了,原来父亲认为我懂事了,不会犯小毛病了。

此时感觉父亲的教诲是慈祥的。

在我到叛逆期的时候,经常做坏事,有时因为上网到家中偷偷拿一些小钱,有时因为一点鸡皮蒜毛的小事差点与同学打架,勾结了一些狐朋狗友。父亲的教诲十分严厉,有时还带惩罚,打我,训我,老是管我特别严,可我不理解常跟父亲顶嘴,每句话都在故意气父亲。慢慢的父亲跟我交流,动之以情晓之以理,逐渐的我深知父亲这是爱我的表现,是相信我的一种鞭策与鼓励。

我这时认为父亲的教诲是深情的。

现在,父亲对我的教导少了,因为我慢慢在长大,已经改了许多了,考进了广益,面对我,父亲常是微笑的表情,可我感觉那微笑是给我的一种动力,很深邃……

父亲的教诲,我从以前的惧怕到现在的理解,这种声音真的很美,我爱也愿意聆听这声音……

【篇二:在倾听中成长】

一首首经典的古诗词,回荡着古人的情思。抑或欢快,时而奋进,令人开怀,又不禁落泪。从童年到少年,都有它们陪伴的身影。

常常忆起童年时的无忧无虑,放学后、假日里,三五成群,尽情地玩耍,笑声带给我们太多的回忆。那首“常记溪亭日暮,沉醉不知归路,兴尽晚回舟……”不正是李清照唱出的年少时光吗?耳畔仿佛听到那泛舟湖上的伙伴们,阵阵欢笑是那么的爽朗;喝酒赏景时的激昂节拍,是那么的痛快。尽兴了,也日暮了。可是谁曾想到,在酒醉的归途中,那三五成群的伙伴,奋力划桨激荡出的阵阵浪花声,忽然惊起了“一滩鸥鹭”,兴奋地尖叫与喜悦,伴着一张张绯红的脸庞,回荡在荷叶间。我们的童年又有多少令人回味的瞬间?

时光流转,升入中学的我们多了一份成熟,更多了一种奋进。中考的铃声即将敲响,夜晚、灯下,紧张忙碌的身影随处可见,考试的紧张、考后的失利常常考验着我们的意志。月色中,耳畔回荡起苏轼的那句“莫听穿林打叶声,何妨吟啸且徐行。竹杖芒鞋轻胜马,谁怕?一蓑烟雨任平生……”雨淅淅沥沥的下着,拍打在肩头,苏轼仍然迈步前行,镇定自若,脚步声,声声入耳。他说:“怕什么风吹雨打?这些,是早已经历惯了的”。乌台诗案,打入牢中,险些丧命又何妨?初到黄州,一片荒凉,生活困顿又何妨?受人排挤,贬谪远调,兄弟分离又何妨?他又在一个中秋的夜晚,在对酒当歌中吟诵出:“人有悲欢离合,月有阴晴圆缺,此事古难全。但愿人长久,千里共婵娟。”

此时,月色仿佛明亮了许多,我的心中也充满了力量。

心久久不能平静,童年的笑声是欢快的,它记录着纯真;如今的奋进是激昂的,它见证着成长。还有多少诗词的吟唱,能给予我们前行的力量?让我们去用心倾听吧!

【篇三:倾听作文】

倾听,就是集中精力,认真听取;倾听,就是亲近自然的方式;倾听,是接受信息的渠道;倾听,是净化心灵的艺术……让我们学会倾听。

纵观古今,只要是个谦虚好学的人,一个懂得善待他人的人,一个善于反思,自强不息的人,他就懂得倾听。古有唐玄宗懂得倾听大臣们的谏言,正因为如此才有了后来的“贞观之治”。今有共产党善于倾听老百姓的心声,正因为如此,才有了革命的胜利,才有了我们今天幸福的生活。而秦二世正是因为不懂得倾听,偏听偏信,听信赵高之言,才使得秦王朝只传到二世就灭亡了。历史上这么多不铮的事实证明:人应该学会倾听,懂得倾听。

作为学生,我们应该在上课时集中精力,开动脑筋,认真听取,在课余时间,我们应多请教他人,倾听别人的不同的见解和方法。作为领导,应多倾听他人的好的意见,多倾听其他领导有效的管理方法,多汲取他人的教训。作为观众,应学会倾听美妙的音乐,去理解音乐中所蕴含的深意。作为人类,应多倾听大自然的声音,这是非常必要的事,洪水、酸雨、沙尘暴……那是大自然愤怒的声音,人类应感到懊悔。作为朋友,应多倾听朋友的话,采纳朋友好的意见,听取朋友好的忠告,分享朋友的快乐,分担朋友的忧愁……

生活中,我愿意做个倾听者,也喜欢做个倾听者。周末,我喜欢坐在朋友家,倾听她说的各种有趣的事,忧伤的事,陪她一起笑,一起愁。上课时,我喜欢坐在教室里,聆听老师的谆谆教诲。早晨,我喜欢站在阳台上,倾听鸟儿欢快的唱歌声。夜晚,我喜欢坐在窗台前,聆听风吹风铃发出的清脆的响声……

因为我们倾听,所以有了动人的音乐;因为我们倾听,所以有了自然的声音;因为我们倾听,所以有了朋友真挚温暖的话语;因为我们倾听,所以有了师长的谆谆教诲。让我们在倾听中成长。

【篇四:静静倾听】

人世间有很多种声音,有动物、昆虫的叫声,在树林中微风吹来“沙沙”的声音,在音乐厅里台上演出者所吹奏、弹唱的人间天籁……聆听这些声音可以增加生活中不少乐趣。

小时候,我很喜欢走在奶奶家的院子里,用我那双小脚踩在落叶上,一踩下去发出那种“唰!唰!”的声音,令人觉得清爽愉悦。我也十分喜欢听钢琴的声音,妈妈是钢琴老师,我时常在她上课时静静坐在一旁,虽然那时还听不太出来乐谱中音符所要表达的意思,但那是一个可以使我心情静下来,用心去倾听的美妙时刻。

现在,我还喜欢听大自然的声音。在奶奶家,常可以在夜晚的草丛里听到蟋蟀的叫声和田中青蛙的叫声。聆听着,有时忽高,有时忽低,不会一成不变,彷佛有一种很美的旋律在心中响起,一种在都市所听不到的天籁

【篇十一:倾听母爱】

没有史诗般的的动人心魄,没有海洋般的的骇浪滔天,母爱如同一场春雨,一首清歌,润物无声,悠远绵长。

然而,不懂事的我却没有深深地理解母亲的辛苦,反而,在不顺心的时候,跳着脚和她吵架,拿她撒气。

记得那天晚自习归来。也许是备考紧张的缘故,疲惫肆无忌惮地爬上脸庞。倒在床上,睡意袭来,朦胧间感觉有人为我盖被子。不知过了多久,突然,一个激灵将我从梦中拽了回来。“不好,”我郁闷的自言自语,“今晚如果完不成作文,明天可就惨了。”

披衣起来,已经凌晨两点,打开房间的灯。我铺开作文纸,写上题目《倾听母亲的心》。呆呆地望着那几个字,我心里一片茫然。曾经,洋洋洒洒下笔千言,如今却一个字也写不出来。倾听母亲的心?我好想从来没有想过这个问题,感觉和母亲之间的生活太过平常,好似白开水一般。唉,为了应付作文,搜肠刮肚一番罢。写她的小气?记得有一次,我花一百元买了动漫展的门票,被她骂成败家女;写她的太过严厉?周末我赖在床上,结果被她揪着耳朵拉出温暖的被窝;写她那一成不变的乏味早餐?……

正苦思冥想的时候,忽然,一个细微的声音隐约传来。咦?怎么回事呢?我按捺不住好奇,顺着声音寻过去。厨房的灯还亮着,“嚓嚓”的声响一下一下传出来。我过去推开紧闭的门,竟然是母亲!母亲看我进来,满脸的歉意,放下手中的衣服,站起来解释说:“把你弄醒了?我本来想着,厨房离你比较远……”第一次,亲眼目睹母亲这么晚辛苦洗衣服,让我一下明白了很多事情:母亲平时那么忙,家里却总是整洁有序;母亲晚上不用洗衣机,是因为怕吵到我;母亲的眼睛里为什么总是充满血丝……“妈——”我呜咽着喊了一声,“您歇着吧,明天还要上班呢。”

那一夜,夜深人不静,人生中第一次失了眠,一夜之间,仿佛许多年,我长大很多。

清晨,妈妈做的早餐一如既往,可是,我却感觉到从没有过的香甜。

呵,曾经顽劣的我用心倾听母亲,我听出了爱,深深地,不求回报的爱。这种爱就像是润泽儿女心灵的一眼清泉,伴随儿女的一饮一啜,丝丝缕缕,绵绵不绝。

【篇十二:倾听】

鸟鸣声是娓娓动听的,溪流声是潺潺悦耳的,海潮声是波澜澎湃的,而我却最喜爱雨声,因为它是润物细无声的。每当我耳倾听这天籁之音时,便浮想联翩。

听雨,用心去听,便能解读四季。

春雨是一个文雅的小姑娘,她迈着轻盈的脚步来到了大地上,她随风潜入夜,在枝头的嫩蕊上,在田园的麦苗上都有她的身影掠过,但这一切却不被人所察觉。大地如一幅巨大的画卷,她轻轻地走入了这幅画中,渐渐地,她把嫩绿的色彩慢慢铺展开来,如画龙点睛,这幅画仿佛活了一样,春意盎然,生机勃勃。她唱着优美婉转的歌谣悄悄地来了。

夏雨像一群淘气的孩子,他们嘻着,嚷着的来到人间。他们手拉手,三五成群地来了。橱窗沙锅内,屋檐上,都有他们的笑声。落到地上,他们也不停止。他们跳跃着,敲打着一切能发出声音的东西,演奏着悦耳的乐曲。上万个音乐家,在不同的地方,同时演唱着这个旋律。

秋雨是一个快乐的信使。她降落在田野中,唱响了她丰收的乐章,那声音时而如云流水,时而如拨涛涌起,时而如诗篇典雅,时而如风声唱历,时而如弹素琴,时而如舞霹雳……她将这大好年景用歌声传到了四面八方。

冬天的雨是一个含情脉脉的天使。她不缓不疾地落下,为树木除去了“白衣”。她来到了街道,挥挥衣袖便将马路洗刷干净。她的音韵令人回味,忽而浅吟低唱,忽而欲说还休,忽而静水漂流……这声音犹如镜花水月,悠扬典雅。

倾听四季的雨,我的心情格外舒畅。